Search

看到蘋果這則新聞,
  • Share this:

看到蘋果這則新聞,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902/IVUWMJ6AUBCJHBA2CQAUW2CMSE/?utm_campaign=twad_social_appledaily.tw&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utm_content=photo_post&

覺得真的是真心供三小,之前美國開放台灣芭樂輸美,農委會就開始吹,說未來芭樂進美國的數量可能跟加拿大一樣,還被我笑了一噸,這到底對現況有爛的理解,才能講出這種鬼話,一般人就算了,竟然還是主管農業業務的主管機關,這樣相關的評估都做到哪去了?

結果農委會還是一樣繼續真心供三小,陳吉仲主委對於周玉蔻的訪問說了芭樂跟申請豬肉加工品的例子,芭樂去美國根據農委會自己的公開資料從今年初到9/2號共有173.61公噸,加拿大則有1357.83公噸,好一個可能跟加拿大差不多?更別說一開始的熱潮過了,最近幾個月一個月都只有一櫃或半櫃的數量,今年到7月的產值是1800萬,整年看來也沒有機會突破3000萬,如果以芭樂來換這樣不是虧大了嗎?
至於加工豬肉品輸美我就覺得更有趣了,農委會到底知不知道每年加工豬肉品輸出的產值多少?而且多少用的是進口豬肉加工再輸出?
未來如果美國真的開放豬肉加工品輸美,請問使用台灣豬肉的豬肉加工品輸美的產值會有多少?農委會有相關的產業分析評估嗎?
還是要像芭樂一樣,說美國跟加拿大一樣多,然後拿不出任何產業評估,最後自打臉?還是繼續把加工肉商用進口豬肉加工成產品外銷當成本土豬肉外銷的業績呢?


Tags:

About author
專長為油品精煉、肥料、農產運銷實務、GAP輔導、食品研發等。接任何與上列主題相關的寫作與演講及通告,意者可以私訊。
這是一個介紹食品安全、油脂、農業的粉絲團 業配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或直接於粉絲團傳訊,謝謝。
View all posts